临床能力培训中心安全管理制度

时间:2025-09-03浏览:10

一、总则

(一)制定依据

为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,落实实验室安全主体责任,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、有效性和针对性,实现对实验室安全风险的精准管控,根据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》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》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(试行)》及山二医办字〔202417号《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试行》《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》等有关要求,结合临床能力培训中心工作实际,制定本办法。

(二)适用范围

本制度适用于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所有教学、科研及日常管理活动,涵盖实验室、模拟病房、示教室等场所,包括在编人员、编外人员、学生及第三方服务人员。

(三)安全方针

坚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原则,实行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、失职追责”的安全责任体系。

二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

(一)安全管理委员会

1.组成:由中心主任任主任,副主任任副主任,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、实验室安全员及相关领域专家。

2.职责:统筹安全管理工作,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,审批重大安全事项,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(每季度至少1次),研究解决安全隐患。

(二)安全管理职责

岗位

安全职责

部门负责人

本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,落实安全措施,定期开展隐患排查

中心主任

第一责任人,全面负责中心安全工作,签订安全责任书,保障安全经费投入

分管副主任

直接责任人,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制度,监督检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

实验室安全员

每日巡查实验室,记录安全日志,督促整改隐患,组织应急演练

全体工作人员

遵守安全规范,参加安全培训,发现隐患及时报告

三、安全管理核心措施

(一)实验室安全管理

1.准入制度:所有进入实验室人员需通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,签订安全承诺书。涉及高风险实验(如病原微生物、危险化学品)的人员需取得专项资质。

2.日常管理

·  实行“双人双锁”管理,门禁系统记录人员进出信息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
·  每日下班前检查水电、门窗、设备状态,填写《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表》。

·  实验废弃物分类存放,生物样本按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》处置,化学废液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。

(二)消防安全管理

1.设施维护

·  按标准配置灭火器、消火栓、自动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,每月检查维护并记录。

·  消防通道、安全出口保持畅通,疏散标识和应急照明完好有效。

2.巡查制度:

·  每日巡查2次(白天1次,夜间1次),重点检查用火用电、易燃物存放、消防设施状态。

·  建立《消防安全巡查台账》,发现隐患立即整改,无法整改的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。

(三)设备安全管理

1.操作规范

·  大型设备(如呼吸机、心电监护仪)实行“一机一卡”管理,记录使用、维护及校准信息。

·  特种设备(如高压灭菌器)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,定期参加技术培训。

2.维护保养

·  仪器设备定期检修(每季度至少1次),故障设备悬挂警示标识并及时维修。

·  建立《设备安全管理档案》,保存说明书、操作规程、维护记录等资料。

四、安全教育与培训

(一)培训体系

1.新员工培训:入职1个月内完成安全法规、操作规范、应急处置等基础培训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

2.定期培训:每年组织2次全员安全培训,内容包括消防安全、生物安全、设备操作等,培训记录存档备查。

3.专项培训:针对高风险实验人员开展专项技能培训(如PCR技术、危化品管理),每两年复训1次。

(二)应急演练

1.常规演练:每半年组织1次消防疏散演练和灭火器使用培训,每季度开展1次实验室应急处置演练。

2.综合演练:每年联合保卫处、后勤处开展1次多部门协同应急演练,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。

五、监督检查与隐患整改

(一)检查机制

1.日常巡查:实验室安全员每日巡查,填写《安全巡查记录》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。

2.定期检查:每月开展1次全面安全检查,每季度进行1次专项检查(如消防、生物安全),形成《安全检查报告》。

3.专项督查:重大节假日、大型活动前开展专项督查,重点检查用电安全、设备状态及应急预案落实情况。

(二)隐患整改

1.闭环管理:建立《安全隐患台账》,明确整改责任人、措施及期限,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验收。

2.跟踪机制:对短期内无法整改的隐患,制定临时防范措施并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,持续跟踪直至消除隐患。

六、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

(一)应急预案

1.总体预案:制定《临床能力培训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,涵盖火灾、生物安全事故、化学品泄漏、设备故障等场景。

2.专项预案:针对高风险实验(如病原微生物实验)制定专项应急预案,明确处置流程、责任分工及报告程序。

(二)事故处理

1.报告程序:发生安全事故后,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实验室安全员及部门负责人,启动应急预案,并在1小时内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上级主管部门。

2.调查追责:成立事故调查组,查明原因,提出整改措施,对责任人员依规处理;涉嫌违法犯罪的,移交司法机关。

3.善后处置:做好受伤人员救治、现场清理及舆情管控,总结经验教训,完善应急预案。

七、奖惩措施

(一)奖励机制

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,给予通报表扬、物质奖励或优先参与评优评先。

对及时发现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人员,给予专项奖励。

(二)处罚机制

对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,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、通报批评、经济处罚或岗位调整。

因失职导致安全事故的,依法依规追究责任,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。

八、附则

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由临床能力培训中心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。

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政策冲突时,以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政策为准。

 

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临床能力培训中心        临床能力培训中心安全管理制度.pdf